在水泥生产过程中,水泥磨出磨斗式提升机(以下简称 “磨出磨斗提”)是连接水泥磨与后续储存、输送设备的关键设备,其稳定运行对保障水泥生产的连续性和效率至关重要。然而,在实际生产中,磨出磨斗提跳停的情况时有发生,这不仅会导致生产中断,增加生产成本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后续设备故障。因此,深入分析磨出磨斗提跳停的原因,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,对于保障水泥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机械故障导致的跳停及处理
(一)皮带打滑
皮带打滑是磨出磨斗提常见的机械故障之一,也是导致跳停的重要原因。造成皮带打滑的因素较为复杂。一方面,物料超载是主要诱因。当水泥磨的产量突然增加,或者下料口堵塞后突然疏通,大量物料短时间内涌入磨出磨斗提,超过了其设计承载能力,皮带与驱动滚筒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带动皮带运转,从而引发打滑。另一方面,皮带张力不足也会导致打滑。长时间运行后,皮带会因拉伸而变长,张紧装置未能及时调整,使得皮带松弛,摩擦力下降。此外,驱动滚筒表面磨损、皮带表面有水或油污等,也会降低皮带与滚筒之间的摩擦系数,进而引发打滑。
当出现皮带打滑导致跳停时,首先要对物料流量进行控制。通过调整水泥磨的喂料量,使其处于磨出磨斗提的额定处理能力范围内。对于因下料口堵塞疏通后导致的物料骤增情况,可在下游设备有足够缓冲能力的前提下,逐步恢复喂料。其次,要检查和调整皮带张力。检查张紧装置是否正常工作,根据皮带的松弛程度,调节张紧螺栓或配重,使皮带达到合适的张力。同时,还需对驱动滚筒和皮带表面进行清洁和维护。清除驱动滚筒表面的磨损层和杂质,使用砂纸打磨使其表面粗糙,增加摩擦力;对于皮带表面的油污,可用清洁剂进行清洗,并晾干后再启动设备。若皮带磨损严重,应及时更换新皮带。
(二)链条故障
在一些采用链条传动的磨出磨斗提中,链条故障也会引发跳停。链条磨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。由于链条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与链轮啮合、摩擦,加之物料的冲击和腐蚀,会导致链条链节磨损、伸长。当链条磨损到一定程度,会出现跳齿现象,使得链条与链轮之间的传动不稳定,最终导致跳停。此外,链条松动、链条断裂等情况也时有发生。链条松动会导致链条在运行过程中晃动,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;链条断裂则会直接中断传动,引发设备跳停。
针对链条故障,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至关重要。定期检查链条的磨损情况,可通过测量链节的尺寸与原始尺寸进行对比,当链节伸长量超过规定值时,应及时更换链条。同时,要检查链条的张紧度,通过调节张紧装置,使链条保持合适的张紧状态。对于链条松动的情况,要及时调整张紧装置,并检查链条连接部位是否牢固,防止链条脱落。如果发生链条断裂,应立即停机更换新链条。在更换链条时,要确保链条的型号、规格与原链条一致,并正确安装,保证链条与链轮的良好啮合。
(三)轴承损坏
磨出磨斗提的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载荷和摩擦力,长期运行容易出现损坏,进而导致设备跳停。轴承损坏的原因主要有润滑不良、过载运行、安装不当等。润滑不良是导致轴承损坏的常见原因之一。如果润滑脂加注不及时、润滑脂型号不合适,或者润滑系统出现故障,会使轴承得不到充分的润滑,从而加剧摩擦和磨损,导致轴承温度升高,最终损坏。过载运行会使轴承承受过大的压力,加速轴承的疲劳损坏。安装不当,如轴承安装时的同轴度偏差过大、轴承与轴或轴承座的配合过松或过紧,也会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行,缩短其使用寿命。
当发现因轴承损坏导致磨出磨斗提跳停时,首先要对轴承进行检查和更换。拆卸损坏的轴承,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和损坏原因。如果是润滑不良导致的损坏,在更换轴承的同时,要对润滑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。清理润滑管路,确保管路畅通;更换合适的润滑脂,并按照规定的周期和加注量进行加注。对于过载运行导致的轴承损坏,要检查设备的运行参数,调整物料流量和设备负荷,使其在正常范围内运行。如果是安装问题导致的轴承损坏,在重新安装轴承时,要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操作,保证轴承的安装精度和同轴度。同时,在更换轴承后,要对设备进行试运行,观察轴承的运行情况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二、电气故障导致的跳停及处理
(一)电机故障
电机是磨出磨斗提的动力源,电机故障会直接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,引发跳停。电机故障的类型多样,包括电机绕组短路、断路、接地,电机过热,电机轴承损坏等。电机绕组短路或断路,会使电机无法正常产生旋转磁场,导致电机无法启动或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。电机绕组接地则会引发漏电保护装置动作,使设备跳闸。电机过热是较为常见的故障,主要原因有电机过载运行、散热 不良、电源电压异常等。电机过载运行时,电流增大,绕组发热加剧;散热不良,如电机风扇损坏、散热片堵塞,会导致电机热量无法及时散发,温度升高;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,都会使电机的运行效率降低,产生额外的热量。电机轴承损坏会增加电机运行的阻力,导致电机振动增大、温度升高,最终引发故障。
对于电机故障,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。当电机出现绕组短路、断路或接地故障时,可使用万用表、绝缘电阻表等工具进行检测,确定故障点后,对绕组进行修复或更换。如果是电机过热故障,要首先检查电机的运行负荷,调整物料流量,使电机在额定负荷范围内运行。同时,检查电机的散热情况,清理散热片上的灰尘和杂物,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风扇。对于电源电压异常的情况,要检查供电系统,确保电压稳定在电机的额定工作电压范围内。如果电机轴承损坏,应及时更换轴承,并对电机进行重新装配和调试。在电机维修完成后,要进行试运行,检查电机的运行电流、温度、振动等参数,确保电机正常运行。
(二)电气控制系统故障
磨出磨斗提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各种开关、继电器、接触器、变频器等元件,这些元件出现故障也会导致设备跳停。例如,行程开关、限位开关等传感器故障,可能会误发信号,使设备误以为达到了极限位置或出现异常情况,从而触发保护装置,导致跳停。继电器、接触器的触点氧化、烧蚀,会使电路接触不良,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或运行过程中突然断电。变频器故障也是常见的电气控制系统问题,变频器内部的电子元件损坏、参数设置不当等,都会影响变频器的正常工作,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调速或运行,进而引发设备跳停。
处理电气控制系统故障时,需要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全面排查。对于传感器故障,要检查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,连接线路是否松动、破损。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否正常,如有异常,及时更换故障传感器。对于继电器、接触器的故障,要检查触点的氧化和烧蚀情况,轻微氧化可使用砂纸进行打磨修复,严重烧蚀则需更换新的继电器或接触器。同时,要检查继电器、接触器的线圈是否正常,有无短路、断路现象。对于变频器故障,首先要查看变频器的故障代码,根据故障代码提示,判断故障原因。如果是电子元件损坏,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;如果是参数设置不当,要根据设备的运行要求,重新设置变频器的参数。在修复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后,要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,确保各个元件和控制环节正常工作。
(三)线路故障
电气线路是连接电机、电气控制系统和电源的纽带,线路故障同样会导致磨出磨斗提跳停。线路故障主要包括线路短路、断路、接触不良等。线路长期运行,绝缘层会老化、破损,导致线路短路或漏电。线路接头处如果连接不牢固,会出现接触不良现象,使电路电阻增大,发热严重,甚至引发断路。此外,外部机械损伤、鼠害等也可能导致线路故障。
当出现线路故障导致跳停时,要对线路进行全面检查。使用万用表等工具,分段检测线路的通断情况和绝缘电阻,查找故障点。对于短路故障,要找到短路位置,修复破损的绝缘层,必要时更换受损的线路。对于断路故障,要检查线路接头处是否松动、脱落,重新连接线路接头,并确保连接牢固。对于接触不良的情况,要对线路接头进行清洁和紧固处理,必要时可使用接线端子进行连接,提高连接的可靠性。在修复线路故障后,要对线路进行绝缘测试,确保线路绝缘性能良好,防止再次出现故障。
三、工艺参数异常导致的跳停及处理
(一)物料堵塞
物料堵塞是磨出磨斗提跳停的常见工艺原因。造成物料堵塞的原因有多种,如物料粒度不均匀、物料湿度较大、下料口设计不合理等。当物料粒度较大,超过了磨出磨斗提的进料口尺寸或畚斗的承载能力时,容易在进料口处堵塞。物料湿度较大时,粘性增加,容易粘附在畚斗和机壳内壁上,导致物料输送不畅,最终堵塞。此外,下料口的形状、角度设计不合理,也会影响物料的流动,造成堵塞。
一旦发生物料堵塞导致跳停,首先要停止向磨出磨斗提进料,并清理进料口和机壳内的堵塞物料。在清理过程中,要注意安全,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,防止物料突然坍塌造成伤害。对于因物料粒度不均匀导致的堵塞,要加强对物料的筛分和控制,确保进入磨出磨斗提的物料粒度符合要求。如果是物料湿度较大的问题,可采取烘干措施降低物料湿度,或者对磨出磨斗提进行改造,增加防粘、防堵装置。对于下料口设计不合理的情况,可对下料口进行优化改造,调整下料口的形状和角度,提高物料的流动性。
(二)物料流量波动过大
物 料流量波动过大也会对磨出磨斗提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,导致跳停。物料流量波动过大的原因主要有水泥磨喂料系统不稳定、后续储存或输送设备故障等。水泥磨喂料系统的计量设备不准确、喂料机故障等,会导致物料流量忽大忽小。后续储存或输送设备如仓满、皮带输送机故障等,会使磨出磨斗提的出料不畅,造成物料在磨出磨斗提内堆积,导致物料流量波动。
为解决物料流量波动过大的问题,要对整个物料输送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和调整。对于水泥磨喂料系统,要定期校准计量设备,确保物料计量准确。检查喂料机的运行情况,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,保证喂料稳定。对于后续储存或输送设备,要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,实时监测仓容和设备运行状态。当出现仓满情况时,及时调整物料流向,避免物料堵塞。如果皮带输送机等设备出现故障,要尽快进行维修,恢复设备正常运行,保证磨出磨斗提的出料顺畅。同时,可通过安装流量调节装置,对物料流量进行自动调节,稳定物料流量,减少对磨出磨斗提的影响。
(三)系统负压异常
在水泥生产过程中,磨出磨斗提所在的系统负压对其运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。系统负压异常,如负压过高或过低,都会导致磨出磨斗提跳停。负压过高,会使磨出磨斗提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压力差增大,增加物料输送的阻力,导致设备负荷增大,甚至出现堵塞现象。负压过低,则会导致粉尘外溢,影响工作环境,同时也会使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受到的气流干扰增大,影响输送效率,严重时会导致跳停。
系统负压异常的原因主要有收尘设备故障、管道漏风等。收尘设备如袋式收尘器的滤袋堵塞、风机故障等,会影响系统的收尘效果,导致负压异常。管道漏风会使系统的风量损失增大,破坏系统的压力平衡,引起负压变化。
针对系统负压异常问题,要对收尘设备和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。对于收尘设备,定期检查滤袋的堵塞情况,及时清理或更换堵塞的滤袋。检查风机的运行情况,确保风机正常运转,调整风机的转速或风量,使系统负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。对于管道漏风问题,要全面检查管道的连接部位、焊缝等,发现漏风点及时进行封堵。可使用密封胶、石棉绳等材料对漏风点进行密封处理,必要时对管道进行更换或修复。通过对收尘设备和管道的维护,恢复系统的正常负压,保证磨出磨斗提的稳定运行。
四、其他原因导致的跳停及处理
(一)设备老化
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,磨出磨斗提的各个部件会逐渐老化,性能下降,从而增加跳停的风险。设备老化主要体现在机械部件的磨损加剧、电气元件的性能衰退等方面。机械部件如皮带、链条、轴承等,经过长时间的运行,磨损程度会不断加重,导致其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下降。电气元件如电机绕组、继电器触点、变频器电子元件等,也会因老化出现绝缘性能降低、接触不良、元件损坏等问题。
对于设备老化问题,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,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润滑,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,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。另一方面,要制定合理的设备更新计划,对于老化严重、维修成本过高的设备,及时进行更新换代。在更新设备时,要选择质量可靠、性能先进的产品,并确保新设备与原有生产系统的兼容性。同时,在设备更新过程中,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,使其熟悉新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,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(二)操作不当
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也是导致磨出磨斗提跳停的原因之一。例如,在设备启动和停止过程中,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可能会导致设备瞬间过载或物料堵塞。在设备运行过程中,操作人员未及时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,对异常情况未及时发现和处理,也会引发设备跳停。此外,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参数设置不合理,如变频器的调速参数、张紧装置的调整参数等,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为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跳停,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。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,使其熟悉磨出磨斗提的结构、工作原理、操作规程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。制定详细的设备操作规程,并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。建立设备运行监控机制,要求操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,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。同时,要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,对于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的情况,进行相应的处罚,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操作技能。
综上所述,水泥磨出磨斗提跳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涵盖了机械、电气、工艺以及其他因素。在实际生产中,要准确判断跳停原因,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,同时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、操作人员培训和生产过程管理,才能有效减少磨出磨斗提跳停现象的发生,保障水泥生产线的稳定、高效运行。
来源:网络
(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)